我到底学会了 Web 开发吗?

#Innolight

最近我在尝试做一些网站开发,但一直有个疑问:我现在能写一些静态页面,能看到效果,也能加点交互,但这样就算学会了 Web 开发吗?还是说我和现代网站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?

要回答这个问题,必须先弄清楚 网站的技术架构类别,以及现代 Web 开发真正的核心内容。

静态网站与动态网站

最直观的区别就是静态和动态:

写静态页面只是入门的第一步,它让你看到网站的“表面”,而现代网站绝大多数都是动态的,内容和交互都是实时生成的。

单页应用与多页应用

现代网站又可以分成两种常见类型:

SPA 让网站更像一个可运行的应用,前端和后端紧密协作,每一个操作背后都有数据和逻辑支撑。

后端交互的核心技术

动态网站之所以能“活起来”,靠的正是 后端交互

  1. 数据存储与读取
    后端管理数据库(关系型或非关系型)、设计数据模型、执行 CRUD 操作。
  2. HTTP 请求与响应
    前端和后端通信几乎完全依赖 HTTP/HTTPS:GET、POST、PUT/PATCH、DELETE,状态码、头部信息保证数据流正确、安全。
  3. 服务器逻辑
    后端处理业务规则,包括用户认证、权限控制、数据验证、计算和复杂操作。它是网站的大脑,前端只是展示面孔。
  4. API 与前端交互
    SPA 几乎所有数据交互都通过 API 完成。RESTful、GraphQL、WebSocket 等技术让前端和后端解耦,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实时交互。
  5. 安全与性能
    后端需保障网站安全与性能,包括防护 SQL 注入、XSS、CSRF,以及缓存、负载均衡、异步任务等优化措施。

Web 框架的共性

不管使用哪种语言或工具,现代 Web 框架都遵循类似模式,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网站:

这些共性体现了 Web 开发的核心流程:数据、逻辑、展示、交互和扩展。理解这些共性,比单独掌握某个功能更重要。

入门 Web 开发的标准

结合以上内容,真正入门 Web 开发,需要达到几个标准:

  1. 能写页面结构和样式:掌握 HTML 和 CSS。
  2. 能实现基本交互:JavaScript 操作 DOM、处理事件、调用 API。
  3. 理解网站架构:静态 vs 动态、SPA vs MPA、前端/后端分工。
  4. 能处理后端交互:数据库操作、HTTP 请求、业务逻辑、API。
  5. 理解框架原理:请求处理、组件/模板、数据库集成、中间件机制、API 管理。
  6. 能做小型完整项目:前端展示、后端逻辑、数据库存储、API 交互,并能部署上线。

写静态页面只是“看到效果”,理解后端交互和框架共性,你才真正触碰到网站是如何“活起来”的。